BMI是什麼,為何使用BMI?中醫減重|中醫減肥|台北中醫減重|台北中醫減肥

BMI,全名Body Mass Index,【身體質量指數】

是一種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廣泛用來評估身體胖瘦的指標。

公式是:將體重(以公斤為單位),除以身高(以公尺為單位)的平方。

也就是今天一位170公分的人,體重80公斤,則算式則為:

 

BMI的標準範圍:

◉ 30以上為肥胖

◉ 25以上為過重,南亞、東南亞、東亞裔等族群可能要抓到23

◉ 18.5以下為過瘦

 

BMI的優點

他的特色是測量簡單、且很容易表達。

所以在公共衛生方面—因為是【公共】,需要讓各種知識程度的民眾都能夠輕易理解時,就很適合使用BMI,做大規模的統計或宣導。

身高體重外,另一個,信手可得的身體資訊,就是腰圍。

這也是為何,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(及各國衛生機關),都建議以BMI身體質量指數,以及腰圍,作為初步評估健康的指標。

 

BMI的缺點

BMI不準確,早已受大家詬病,

譬如健美選手的BMI雖高,但其實是肌肉而非脂肪。

又一些女性,BMI雖低,但其實體脂肪過高。

學術/臨床界也不容易單單由BMI就得到患者身體詳細的資訊、並處方開藥。

然而很多時候,科學終究要服從於人性,

儘管後續也有BMI的校正公式,但因較為繁複不直觀,BMI是大家最方便實用的選擇。

而且,縱使BMI不夠準確,但是在判斷過重上,很少誤判—只要是正常人(非健美健身選手),BMI高於30通常就是過重。可參考BMI準不準~

 

魔法中醫凱爾 用BMI為初階減重魔法指標的原因

簡單直觀,減少學員的知識負荷量。

少吃就很辛苦了,學員們腦袋也不要一次塞太多東西。

凱爾醫師以經驗活用BMI,不會死板地拿著WHO對一般民眾的BMI標準來要求健身教練、重訓家。

除非一開始就是醫美型減重,或是減重過程中有增加重訓肌力訓練量,否則盯著體脂肪率看是【沒有效益】的。

多數人在維持固定活動量(走多少路就繼續走、臥推多重就繼續推)下,肌肉不易增加、也不易減少。所以每周檢視體重,如果體重沒變,通常不是減脂同時增肌,而是【脂肪根本沒掉】。

凱爾醫師不會找藉口(說其實是因為體脂降低、肌肉增加)來安慰你,而會直接詢問我們的飲食是否有什麼地方可以調整。

 

延伸閱讀

BMI準不準?

BMI22以下 醫美導向減重

BMI25 健康導向減重

BMI30以上 疾病治療減重

 

參考資料

◉ BMI的標準範圍:Garvey WT, Mechanick JI, Brett EM, Garber AJ, Hurley DL, Jastreboff AM, Nadolsky K, Pessah-Pollack R, Plodkowski R; Reviewers of the AACE/ACE Obesi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.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COMPREHENSIV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ED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OBESITY. Endocr Pract. 2016 Jul;22 Suppl 3:1-203. doi: 10.4158/EP161365.GL. Epub 2016 May 24. PMID: 27219496.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