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歲女性的皮膚修復、再生衰退

從大約20歲開始,女性皮膚細胞的代謝速率,每年可下降約1%。

皮膚細胞從20天一代謝循環,逐漸降低到30天以上。

此外膠原蛋白中,負責緊實堅韌的第一型膠原蛋白比例也逐漸減少、組織結構整體也變得鬆散,導致皮膚逐漸下垂、型成皺褶。

而皮膚中的老化的細胞,也會影響黑色素細胞,導致膚色暗沉。

 

中醫自古也觀察到一樣的現象,兩千年前的典籍黃帝內經《上古天真論》中提到女子五七,「陽明脈衰,面始焦,髮始墮」,意指當女性到了35歲,面容皮膚開始暗沉轉黃、頭髮開始掉落、轉白。

 

在中醫的角度中,陽明脈衰,一般指得是脾胃的運化功能降低。

當脾胃衰弱、營養缺乏、確實容易導致皮下脂肪及蛋白質流失、油脂分泌不足、皮膚失去潤澤光感,人常常面色萎黃、沒有精神樣貌。

反之,若營養好、睡眠足,則皮膚光澤緊實。

 

另外,中醫講「肺為氣之本」,其充在皮、其華在毛,故「肺主皮毛」。

就古人看來,呼吸和皮膚都是人體接觸、屏障萬物的第一線,因此中醫的「肺」,也是皮膚健康、抵抗力、免疫力系統的代表。

皮膚膚質差,容易出油、或是乾澀、發紅過敏、蕁麻疹等,都屬於肺氣不調的一種情形。

 

因此,當三十歲後的女性,面臨肌膚在各層面上的衰退—肌膚膠原蛋白流失、屏障功能減弱,中醫一般會從五臟理論中的「脾、肺」去歸類、理解。

 

延伸閱讀

女性的皮膚修復、再生衰退的中醫觀點—以靜養「脾」

女性的皮膚修復、再生衰退的中醫觀點—以動養「脾」

女性的皮膚修復、再生衰退的中醫觀點—養「肺」

 

參考資料

1. Grove GL, Kligman AM. Age-associated changes in human epidermal cell renewal. J Gerontol. 1983 Mar;38(2):137-42. doi: 10.1093/geronj/38.2.137. PMID: 6827031.

2. Reilly DM, Lozano J. Skin collagen through the lifestages: importance for skin health and beauty. Plast Aesthet Res. 2021;8:2.

3. 黃帝內經素問《五藏生成篇》

4. 黃帝內經素問《六節藏象論》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