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針治療什麼?(上)什麼樣的疼痛適合?
浮針治療「各式疼痛」沒錯,
但江醫師認為,各種工具有最適合的場合。
醫師不是只會一招,如同俗諺「手中有槌子,看什麼都釘子」。
譬如腰椎神經根性的疼痛,江醫師會優先選超音波導引「小針刀」
運動員的局部大肌群、深層的緊繃,「乾針」技術。
而單純慢性下背痛,不趕時間、住附近,也可以先試試傳統針灸。
正確的診斷、加上治療計畫,決定江醫師選擇哪種武器、或武器組合。
首先,疾病特色考量。
跨關節的、活動時牽扯感的肌肉疼痛
人體的肌肉是像被筋膜如塑膠袋般包覆住。
這個塑膠袋—筋膜太緊繃,肌肉的活動、血流就受到限制。
如同穿著緊繃的制服、西裝襯衫打籃球,勢必難以發揮運動表現。
甚至,如同中古歐洲女性的馬甲,緊到連呼吸都喘不過來—如同肌肉被掐住、血液循環受限、失去營養和氧氣,導致肌肉更繃緊的惡性循環。
因此,浮針,就是在撐開這個綁緊的袋子。
由於袋子是一袋接著一袋,肌肉像是一串香腸般彼此牽連。
所以,浮針擅長處理活動時,緊繃感會延伸、跨關節的疼痛不適(但非神經根疼痛,所以需正確診斷)
術後疤痕沾黏導致的疼痛、活動受限
另外,如果袋子裡的內容物,跟袋子本身,「黏在一起」
浮針也可以將其分開。
所以術後,闢疤痕沾附在肌肉上,導致活動受限,使用浮針也是效如桴鼓。
表淺神經的夾擠(Entrapment)
身體有許多表淺神經,譬如常見的就是股外側皮神經(LFCN),因肥胖、久坐,導致大腿前側的神經疼痛感。
直接由浮針撐開,一如同注射治療(如Hydrodissection),直接擴張空間,並仍帶著肌筋膜的理論,來治淺層神經夾擠這樣的不適感。
魔法中醫凱爾小結
江醫師認為,很多疼痛都能夠用浮針治療,起手就用浮針也無妨,
但就最擅長領域來說,以下三點最適合:
◉ 跨關節的、活動時牽扯感的肌肉疼痛
◉ 術後疤痕沾黏導致的疼痛、活動受限
◉ 表淺神經的夾擠(Entrapmen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