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魔法專欄
植物外泌體,和人類/動物一樣嗎? 答案是否定的,我們可從以下表格略知一二。
想到「人工合成」外泌體,就想到「脂質體Liposome」技術(在其他文章中有提及)。
如果對於倫理、安全、療效比較上躊躇不決, 個性上是個想得多的人…
動物外泌體的使用,其實昆蟲、爬蟲也都有外泌體。 但科學家還是為了貼近人類的原始本質—選擇跟人類更相近的「哺乳類」動物。
選擇人類的優勢,自然是因為在理論上是最好「想像」的。 一如同五百年前,吸血鬼伯爵夫人—巴托里.伊莉莎白,選擇了少女而非豬隻的血液來沐浴泡澡一般。
如同前文,「所有細胞都有外泌體」。 所以說我們看到產品標榜「外泌體」,我們自然要接著問:「哪裡的外泌體?」
承接上一篇:中醫醫美「外泌體」,人類科技「返璞歸真」(此處超連結) 外泌體作為「天然的精華液-脂質體」,有什麼特色呢?
中醫醫美「外泌體」,是人類科技「返璞歸真」的體現 人類藥物發展史,最早從花草樹木開始,現採現吃,常稱「生藥」。
中醫跟外泌體算是十分的投緣, 一來是外泌體在現行法規、倫理下,植物來源的外泌體,仍會是中流砥柱。
外泌體,醫美界寵兒,也是獲頒諾貝爾醫學獎的學術熱點。 在2013年,當鑽研外泌體的科學家,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。
早在17世紀,英國的科學家虎克自製顯微鏡,發現軟木栓薄片內,許多蜂窩狀中空【小格子】的構造,稱之為細胞,命名為「Cell」(也有小隔間之意)。
動物,包含人類基本上所有細胞都有外泌體。 有些文獻會特別用「動物來源外泌體(animal-derived exosomes)」來和植物的訊息小泡(PELN)做區分。